您好,欢迎来到中专网!
当前位置:北京中专网 > 北京本科学校 > 北京本科学校怎么样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排名、专业满意度Top10

https://www.zhonzhuan.com/ 时间:2024-06-29 14:54 来源: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排名、专业满意度Top10

专业满意度—Top10

1、专业:财务管理、评分:4.7、参与人数:20

2、专业:自动化、评分:4.6、参与人数:31

3、专业:软件工程、评分:4.5、参与人数:25

4、专业:电子信息工程、评分:4.5、参与人数:37

5、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评分:4.4、参与人数:34

6、专业:会计学、评分:4.3、参与人数:41

7、专业:测控技术与仪器、评分:4.2、参与人数:16

8、专业:行政管理、评分:4.2、参与人数:24

9、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评分:4.1、参与人数:34

10、专业:信息与计算科学、评分:4.0、参与人数:29

专业推荐指数—Top10

1、专业:计算机类、评分:4.9、参与人数:67

2、专业:测控技术与仪器、评分:4.9、参与人数:27

3、专业:电子商务、评分:4.9、参与人数:15

4、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评分:4.8、参与人数:98

5、专业:软件工程、评分:4.8、参与人数:83

6、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评分:4.8、参与人数:82

7、专业:电子信息工程、评分:4.8、参与人数:58

8、专业: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评分:4.8、参与人数:47

9、专业:信息安全、评分:4.8、参与人数:46

10、专业:审计学、评分:4.8、参与人数:28

专业推荐人数—Top10

1、专业:信息与计算科学、评分:4.7、参与人数:124

2、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评分:4.8、参与人数:98

3、专业:会计学、评分:4.6、参与人数:85

4、专业:软件工程、评分:4.8、参与人数:83

5、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评分:4.8、参与人数:82

6、专业:通信工程、评分:4.7、参与人数:81

7、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评分:4.6、参与人数:76

8、专业:自动化、评分:4.6、参与人数:75

9、专业:计算机类、评分:4.9、参与人数:67

10、专业:财务管理、评分:4.4、参与人数:65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综合满意度

805人投票

评分:3.8

环境满意度

840人投票

评分:3.6

生活满意度

782人投票

评分:3.7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部分专业介绍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通信工程介绍

1.专业导师

李学华,教授,博士,北京市属高校本科专业评估标准研制专家、北京物联网研究会会员、北京高等学校电子信息类专业群教学协作委员会委员、电工电子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协作委员,获得国家级、北京市级教学成果奖4项。现任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副院长,通信工程专业负责人。

张月霞,教授,博士,北京市电子学会电子线路分会理事,北京高校优秀德育工作者,主要从事未来移动通信智能关键技术研究,获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发明奖、进步奖多项、北京市教育成果奖一等奖2次,主讲《高频电子线路》课程。

2.培养目标

本专业以工程认证为导向,以“智能融合通信”为专业特色,将通信技术与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相融合,培养适应新一代信息通信产业建设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3.专业特色

通信工程专业始建于1985年,是北京市品牌、特色建设专业,2011年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16年入选北京市教委“双培计划”,2017年通过了中国工程教育认证,2019年入选北京高校“重点建设一流专业”。获得国家级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

(1)教育目标

面向新一代信息产业建设和发展需要,以“智能融合通信”为特色打造一流专业,培养具有数学、自然科学和专业知识,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团队合作精神、国际视野、工程伦理、职业道德和终身学习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胜任未来信息通信领域的集成、制造、应用开发以及管理服务等方面工作。

(2)师资队伍

本专业拥有一支学缘结构合理、知识层次和综合素质高、教学经验丰富的朝气蓬勃的师资队伍,与企业和央属高校协同育人。现有教师23人,87%具有博士学位,其中北京市长城学者1人,北京市科技新星2人,北京市特聘教授和高层次人才1人,40%以上具有海外学习、工作经历。依托校外人才培养基地,建设了一支20人左右长期合作的稳定的企业教师队伍。

(3)课程体系

建立四年不断线的进阶式思政教育、双创教育和专业教育相融合的课程体系。通识教育、学科基础教育、专业教育和第二课堂四位一体,通信技术与互联网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相结合,体现“智能融合通信”的特色,适应新时代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求。

(4)教学条件

拥有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个、北京市级校外人才培养基地2个。拥有5G通信、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融合通信等国内领先的实践教学平台。与北京邮电大学建立“虚拟教研室”,加入北京邮电大学“先进信息网络”北京实验室,校企共建“智慧物联”联合实验室。与美国密歇根大学、瑞典中瑞典大学以及澳大利亚詹姆斯·库克大学等著名院校合作,联合培养本科生和研究生。

(5)培养质量

作为市属高校通信工程专业中唯一通过工程教育认证、唯一入选北京高校“重点建设一流专业”的专业,标志着人才培养质量达到国际标准,进入全球工程教育的“第一方阵”,

2014年-2019年,本专业高考第一志愿报考率平均为150%以上,据第三方调查数据,本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指数、就业现状满意度、毕业半年后月收入、对母校的满意度等均名列“北上广”同类高校前茅。

4.主干课程

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软件设计基础、微处理器与接口技术、信号与系统、电磁场与电磁波、数字信号处理、通信原理、移动通信、云数据管理技术、网络编程技术、移动互联网开发技术、大数据技术及应用、软件定义网络、智能工业及其应用技术等课程等以及各类实习实训等实践类课程。

5.毕业前景

近三年毕业生境内外深造率为32%,就业率为100%,毕业生主要去向:电信运营商、设备制造商、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工业、大数据产业、科研院所、国防工业等单位,从事研发、生产、运营、管理等工作,知名单位有: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华为技术等。毕业生可在电子信息与通信、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学科领域继续深造,去向有:中国科学院、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新时期的通信工程专业以“智能融合通信”为特色,面向未来通信产业培养高素质人才,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就业前景光明。

6.校友赠言

祝福莘莘学子前程似锦,为国家通信事业贡献力量!祝福通信专业,教学科研齐头并进,桃李天下!--------1996级学生崔继先,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电子科学研究院预警机系统研究所所长。

“师哥师姐在哪里”

1、黄文凯发改委国家物资储备调节中心业务处副处长

2、刘宁英国空间句法公司中国区总经理

3、鲍时全Empirix公司大中国区负责人

4、周新华浙江宇视科技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

5、杨柄峰中国电信上海分公司网络发展部经理

6、王永庆北京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7、张静璇保研北京邮电大学硕博连读

7.师长寄语

机遇是给有准备的人的。希望同学珍惜大学时光,树立终身学习目标,时刻鞭策自己,努力成为行业不可或缺的高素质人才。------程佩青,1986年建系首任系主任,编著《数字信号处理》

望同学们在大学,结交良师益友,增长专业知识,提升综合素质,做积极建设国家、为通信事业奋斗的有志青年。-------南利平,曾任通信工程教研室主任,编著《通信原理简明教程》。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人工智能介绍

1、专业导师

李擎,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知识性职工先进个人、北京市师德先锋、北京市优秀教师,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杰出会员。姿态敏感技术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另获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二等奖、吴文俊人工智能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专利优秀奖等省部级和行业科技奖12项。

易军凯,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网络空间安全的人工智能技术研究。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项目,获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与技术奖三等奖。负责研发的网络智能防泄漏系统应用于国家政府部门和大型企事业单位。

2、培养目标:

作为新工科专业,采用国际化“2+2+1”或“3+1+1”以及与国内人工智能著名企业协同育人的培养模式,强调学生的个性化科学思维和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本专业以适应人工智能时代需求为导向,以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为基础,以人工智能理论方法和应用技术为核心,以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为目标,培养能够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产业创新、社会治理、国家安全等方面的高素质应用型创新型人才。

3、专业特色

(1)国际化

采用“双语教学+英文教材+外教”、“2+2+1”模式,组织学生参加国际人工智能竞赛,大三起出国培养20余人。

(2)导师制

实验班单独招生,导师制培养,老师与学生1对1指导交流。

(3)场景化

打造人工智能关联知识课程体系,与重点实验室、合作企业建设一批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应用场景实训平台以及“场景驱动”模块课程,将人工智能前沿技术、教师科研成果转化为培养本科生的教育教学平台。已与人工智能著名企业拓尔思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大恒(集团)有限公司、星网宇达等著名企业签订了人才培养战略协议。

4、毕业前景

人工智能的发展与应用前景广阔,是国家大力支持的人才紧缺性新兴专业。据工业和信息化部调研统计: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与人才需求比为1:10。预计到2030年,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将达1万亿元,相关产业规模将达10万亿元,人工智能人才缺口将达500万人。毕业生能够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产业创新、社会治理、国家安全,将来可成长为国际一流的人工智能领域的工程师、科学家和企业家,造福人类。

5、师长寄语

李擎教授:爱国荣校,德慧勤新,经天纬地,人工智能。

易军凯教授:做人以德,德高人敬;学习靠勤,勤能取胜。

在线留言在线留言—我们会尽快与您联系

  • 姓名:
  • 电话:
  • Q  Q:
  • 留言:

在线留言

  • 姓名:
  • 电话:
  • Q  Q:
  • 留言:
更多>

院校推荐

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气:54641

北京轻工技师学院

北京轻工技师学院

人气:36699

中国人民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人气:34285

首钢工学院

首钢工学院

人气:33483

北京市商业学校

北京市商业学校

人气:32420

热门专业